2021年11月11日優衣庫UNIQLO即將發售最新的+J秋冬系列,這同時也是與Jil Sander聯名合作的最終章,想以平民價入手Jil Sander的設計僅剩這次機會。過去大家都說,這位德國設計師的衣服雖然昂貴,卻能穿上十幾年,因為設計剪裁不退流行,還能再轉給自己的孩子穿。UNIQLO雖是平價時尚的代表,在品質上卻毫不馬虎,2009年在東京入手的+J短版羽絨衣,至今仍是我秋冬輕裝出遊的隨身必備外著。這十多年來,+J總在送洗打理後重返衣櫃,隔一年再陪著我在適當場景中現身。身為服飾自有品牌主理人,我對每位設計師都有濃厚的興趣,想知道他們的養成背景與生活方式,什麼構成他們創造的內核,具有辨識度的元素又有哪些?讓我愛不釋手的+J系列,到底有什麼魅力,讓人甘心守在電腦前搶快下單?邀請大家一起來認識這位極簡主義女王,並從不同角度好好梳理+J的起源。
–

–
▍讓歐洲人都乖乖排隊的+J,是快時尚潮流中少數屹立不搖的經典
不只是精緻剪裁與平價時尚的碰撞,而是對未來十年實用主義穿搭的預言
2009年UNIQLO與Jil Sander 首度以「開創未來 | Open the Future」為主題發布+J聯名系列,至今仍然是它諸多聯名中不可挑戰的經典,在巴黎旗艦店發售當日,連高傲的法國人也乖乖在門口排起隊來,讓人津津樂道。2020年二度聯名,時裝設計師Jil Sander親自操刀,把她標誌性的現代極簡風格帶至UNIQLO,提供精緻多功能的衣櫃必備品。距離上次合作整整11年,二度合作再現排隊盛況,一方面因為Jil Sander正裝價格不斐,基礎款式都是十幾萬起跳,UNIQLO的聯名相對親民,不到萬元就能入手經典的大衣,卻未犧牲Jil Sander一直引以為傲的商品品質。
–

–
▍JIL SANDER – 來自德國的極簡女王
2013年衛報評選「全球50歲以上最懂穿的女性之一」

1943年Jil Sander生於德國,在紡織學院求學的過程中,曾赴美國洛杉磯當交換生,後來還到紐約為女性雜誌McCall’s工作。兩年後她回到德國擔任時尚編輯,直到1968年才在漢堡創立自有品牌JIL SANDER。她在UNIQLO的專訪中透露,早期擔任編輯的她,相當注重拍照細節,為了讓相片中的服裝看起來更有質感,她甚至會主動聯絡服裝工廠,提出個人在設計上的想法與提案。Jil Sander這種追求極致的工作態度,被一家生產高科技布料的大公司注意,進而向她提出設計邀約。花心思拍攝自己不全然滿意的服裝款式,不如自己動手設計,而她的設計風格深受德國自然風光影響,她曾經在採訪中提到:
我對大自然的第一印象是不斷變化的天空色彩與它映照在水面上的反射光影,德國鄉間的陽光極其純淨,清晰度極高,讓我可以對所有事物進行近似X光掃描般的檢查,這樣的光影影響我對面料的選擇,不論是顏色上的細微差異,還是布料的紋理質地,都讓我無法敷衍行事或是勉強自己做出妥協式的判斷,因為每個細節都將在純淨的光照下現形。
–
作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時裝設計師之一,Jil Sander的極簡主義美學通過奢華的材質與高品質的工藝,為女士西裝與大衣賦予了俐落幹練的高奢形象,在她之後的Phoebe Philo、Victoria Beckham則在同樣的基礎上增添都會風格。
–
Instagram @phoebephilodiary Twitter @victoriabeckham
–
▍從女性視角與包浩斯美學出發
我觀察身邊的女性,她們本應優雅雍容,並且值得擁有更多權貴感。
Jil Sander
自1968年起擔任時裝設計師並創立個人同名品牌,Jil Sander的起步稍嫌緩慢,五年後才推出完整的個人時裝系列。1975年的巴黎追捧浮誇的流行風格,這與她的設計風格相去甚遠,導致她那一年的巴黎首秀未獲關注。Jil Sander對極簡主義的詮釋慢火細燉,進入1980年代後局勢逆轉,她在米蘭時尚周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這與那時的時代背景密不可分,當時美俄仍在冷戰中,國際情勢動盪不安,Jil Sander持續以簡潔的設計和色彩,為時尚圈注入安定寧靜的氛圍。對女性來說,80年代是經濟空前繁榮的時代,更高的就業率與社會地位,加上法律賦予的平等權,讓更多女性走入職場與男性競爭,她們需要更俐落更大氣且不拖泥帶水的形象。1980年代有許多跨時代的設計出現,像是Max Mara的101801經典大衣、Jean Paul Gaultier為瑪丹娜設計的錐型飛彈馬甲,後者以內衣外穿為概念,無畏臺下觀眾的凝視,開啟一個全新媚惑的新時代。
–
Instagram @maxmara Photo by Gie Knaeps/Getty Images
–
撇除深具娛樂效果的舞臺裝扮,一個80年代女性最想擁有的,其實是融合權勢與魅力的樣貌,一襲講究的墊肩套裝,讓妳可以自在穿梭於以男性為主的工作場合中,卻不必損抑妳的女性魅力。透過精細剪裁和高級面料,Jil Sander為職場女性打造出洗練的時尚風貌,由她設計的長褲與套裝,形塑出堅強而不脆弱,並帶有力量的女性氣質。有些人認為Jil Sander是女權主義現代化的奠基者,她對此回應: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是女權主義者,我的工作是透過反應女性的時代需求,支持她們打扮自己的方式,讓兩性都能看起來和睦。不過我也可能是個女權主義者,因為我對女性表現自己的方式還不太滿意。
–
她的設計反映了她對時代需求的思考,在目前浮躁的時尚圈中,品牌與設計師追求明星流量與大秀聲量,喋喋不休地傳達每一季的主張,網紅們則前仆後繼地想要透過炫耀式消費累積人氣,Jil Sander看待時裝的方式,直至今日仍具有發聾振聵的時代意義。除了生活裡的田園風光與時代背景,Jil Sander還深受包浩斯藝術運動 (Bauhaus) 影響。她曾說到:
我的設計根源來自包浩斯運動,去除設計樣式中多餘的部分,持續打磨追求更純粹的型態,將功能落實在日常生活設計中,並且注入流線型的美感,透過簡約的剪裁結構,讓人體能夠自由活動。
–
▍包浩斯 – 現代生活美學的濫觴
從繪畫、建築到室內設計,包浩斯藝術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主導歐洲實驗藝術發展,它的影響力歷久不衰,至今依然可以在世界各地的藝術和設計中找到它的影子。1919年,德國建築師Walter Gropius成立Saatliches Bauhaus,這是一個致力統一所有藝術分支的學校。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工業化轉型,通貨膨脹、飢荒、失業、遊民等社會問題,促使人們渴望一個新的方向。包浩斯學派認為:
藝術應該發揮社會作用,在我們生活的一切物件,注入藝術創作與工匠精神。
包浩斯運動認為藝術家是工匠的進階版,他們必須在創作的過程中反問自己,「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真正需要什麼?」在形式上,他們使用大量的幾何形狀例如方形、圓形與三角形,選擇紅色,黃色,藍色,黑色和白色等基本色。包浩斯藝術家們期盼透過創作提高生活水準,尤其是改善低收入階層的生活,是否可以透過大規模生產降低價格,讓多數人負擔得起,是他們創作的核心問題。雖然因為受到納粹騷擾施壓,包浩斯學院在1933年被迫關閉,它的理念卻在設計領域形成一股浪潮,持久不衰。
–
包浩斯創辦人Walter Gropius 包浩斯德紹時期校區
–
時至今日包浩斯設計已經成為極簡主義風格的代表,深受包浩斯風格影響的Jil Sander,透過她對面料與結構剪裁的要求,跨越了工藝設計的精緻門檻,並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與平價服飾之王UNIQLO聯名創作+J系列,讓她更進一步推進自己的極限,以前衛卻委婉的方式來解放時尚,小資時尚愛好者終於能夠以低於萬元的價格,入手Jil Sander設計的服裝,親身體驗她對於未來時裝的看法與堅持。
–
▍最受矚目的聯名合作,除了獲得商業成功,甚至獲博物館珍藏
「在一切紛擾終將塵埃落定或者未能止息的未來,我們將如何穿著?」
+J試圖回答這個風象時代下的大哉問
–

–
2009年3月,Jil Sander 成立自己的時尚顧問公司,第一個客戶就是日本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 Co., Ltd.,ファーストリテイリング),它旗下最廣為人知的品牌正是優衣庫UNIQLO。這是Jil Sander離開同名時裝品牌後,首度擔任設計師的合作項目,2009年10月在全球推出的+J系列,開啟了當代高端設計師與快時尚聯名的時代。Jil Sander認為UNIQLO擁有豐富的製造經驗與暢通的物流系統,日本人在成本控管上的精打細算與對工藝細節的堅持,讓她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完成設計。
第一次聯名不但賣座,2010年+J秋冬系列甚至打敗Alber Elbaz與Gareth Pugh等競爭對手,榮獲由倫敦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主辦頒發的Brit Insurance Design Awards,讓過去主力銷售羽絨衣和國民彩色毛衣的UNIQLO,第一次受到設計界與藝術界的肯定。2009年+J白色襯衫也被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列為展品收藏,這是唯一一件被列入館藏的平價服飾,V&A博物館曾經解釋過自己的收藏標準:「不以『古老』或者『珍稀』這類傳統角度來判斷,而是看重展品在設計和社會層面上的價值。」
–

–
此次聯名也為UNIQLO帶來了更多與設計師聯名的機會,可惜與Jil Sander的聯名在2011年畫下句點,據《WWD》2011 年的報導(後來也獲UNIQLO創辦人柳井正親自證實),Jil Sander對+J系列商品,從設計、生產製造的一針一線、宣傳管道到形象嚴格控管,每兩個月就從德國飛至日本總部監督進度一次。消息人士透露,Jil Sander曾因UNIQLO以夾報傳單來推銷+J系列而表達不滿。
–
兩次聯名都在微妙且具有標誌性大事件的時間點上,2009年首度聯名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2020的第二度聯名則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J聯名系列讓高端設計師走向大眾,2008年金融巨獸垮台,讓Jil Sander意識到新時代來臨,因此雙方以「開創未來 | Open the Future」為主題概念,由Jil Sander奉獻自己的才華與經驗,與UNIQLO攜手打造更親民的時尚。只有滿足穿衣者的需求,衣服才能擁有靈魂與生命,即便是羽絨衣她也能重新定義,她說:
可收納的羽絨衣成為當代的必需品之一,它們輕巧,在必要時讓我們保持溫暖,而且不會妨礙活動。
–

–
2020年無預警宣布二度聯名回歸,同樣為時尚界投下震撼彈,讓人不禁好奇她重新攜手UNIQLO的理由何在?她的設計又將對整個服飾產業帶來什麼啟示?今天的時尚界在社群媒體影響下,更加自由卻也更見混亂,全球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炫耀式的社交場合驟然銳減,讓外人欣羨的濾鏡生活不若以往重要。Jil Sander著眼這些改變,賦予服飾一個新的願景「服裝應該持久耐用,並給予穿者能量與自信」。撇開一堆告訴你該穿什麼的大雜燴媒體報導、跳脫讓人眼花撩亂的網紅潮流穿搭照,能夠在衣櫃長留,經得起時間考驗的+J系列,正以其安定寧靜的力量平衡周遭的喧鬧,在衣櫃前苦惱的我們似乎也找到答案。
–
▍+J系列採購指南 (含開箱)
Jill Sander針對+J系列第二次聯名曾經說過:
我建議消費者購買整套,而非只買一項單品。
–
Jil Sander堅信,衣服應該不著痕跡地獲得他人關注,不能喧賓奪主。根據Jil Sander的設計特色,以下提供幾個男女皆適用選購建議:
–
#Jil Sander最自豪的「兩倍黑」
德國北部的光線,讓大部分的黑色布料在照射下都會失真。正因如此,我所追求的黑色為「兩倍黑」。這種黑色,在與白色對比時毫不遜色,還能形成強烈對比的效果。
除了黑白兩色,+J系列還提供深藍、暗紅、墨綠、駝色等自然色系,如果你不知道該從哪個顏色下手,不妨先從黑色物件下手。

–
#放寬但不鬆垮的獨特剪裁
整體來說,+J系列相比80年代的JIL SANDER放寬了線條,不再以俐落的直線創造權力的緊張感,主要讓穿著者在都會生活中得以自在活動,隨著移動勾勒自然身形,呈現優雅魅力,細看仍然可以看出表面每一道扎實細密的走線與收邊。但這非她為了符合當今潮流的Oversize剪裁藉以顯瘦,而是反映以穿著者為主的設計理念,這次的聯名最終章是以舒適合身為出發點進行設計。+J本次秋冬系列中的細褶長裙,是一款相當特別的品項,細摺展現工藝感,灰色與黑色的光澤極美,裙擺的高度也計算過,走動時肯定搖曳生姿。

–
實際到貨的細褶長裙具有官圖質感,輕盈細緻。一片裙式設計,裙襬前短後長,前方多繞一層,拉鍊及金屬釦方便穿脫,腿側附有固定扣帶讓兩側不顯臃腫,裙子也不至於移位。
–
#滿足生活所需的多重功能性
先前提到包浩斯設計風格,重視實用性,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步調,除了講究質感,也要能夠滿足多重場景並具備功能性。+J系列羽絨外套輕巧保暖,裡外都有相當實用的口袋,加上隱藏式的拉鍊與暗扣,絕對是最具實用性的選擇。本次的外套有耐久防潑水機能,衣領加高更加防寒,將下擺拉緊還可改變成繭型版型,雙手穩穩插在口袋中,行走坐臥自帶高級俐落感。

–
#簡約剪裁與奢華用料
Jil Sander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她對女性風貌的再詮釋,頂級的面料與俐落優雅的剪裁,同時帶來權威感與女性魅力。喀什米爾混紡的無領大衣,帶有柔潤光澤又有獨特的垂墜感,無領不對稱的開襟設計,讓穿衣者多了層次搭配的可能。過去動輒十幾萬的JIL SANDER大衣,在+J聯名系列中只要不到萬元即可入手,絕對是平價時尚為大家帶來的最大貢獻。

–
「+J 喀什米爾混紡無領大衣」面料十分柔軟且自帶光澤,不對稱衣領與帶有垂墜感的剪裁,拿掉一般大衣給人的壓迫感。袖子與後方肩頸區域厚實車縫,穿著時顯得挺拔俐落,腰間金屬扣環可繫緊腰帶,有助強調女性腰間曲線。
強光下自帶光澤 腰繫帶金屬扣環
–
除了柔軟的100%喀什米爾羊毛圍巾,也有三色羊毛圍巾,採3層編織技術製成,不同圍法將呈現不同卻和諧的配色。
–
行文至此,想必大家已經迫不及待11月11日早日來臨,華麗收官之作引發搶購在所難免,畢竟錯過這一次,等待可能又是十年。當收到商品後,我們將為大家更新開箱內容。除了購物之外,也希望大家對Jil Sander心中的極簡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她曾在美版Vogue說道:
Minimal, when it’s dry and has no energy, looks poor.
極簡,當它無趣且無力時,看來就只是貧乏。
願我們都能打造出簡約卻不簡單的衣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