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德國種族衝突真實事件改編,《騷動年代》要你直視其他人假裝看不到的歧視真相

by | 2021.10.18 | 影視, 評論

中文片名 | 騷動年代
德文片名 | Wir sind jung. Wir sind stark.
發行年份 | 德國.2014

探討種族衝突與移民困境的電影很多,這部曾在台北金馬影展引起熱烈迴響的《騷動年代》 ,絕對是刻劃最深入,且能顛覆你對「種族歧視」看法的必看佳作。導演Burhan Qurbani 本身是在德國出生長大的移民第二代,他的父母當初從阿富汗到德國申請難民庇護,之後便在那裡定居下來。導演個人獨特的成長背景,讓本片有著相當獨特的敘事觀點,觀眾帶著距離觀察不同族群,針對難民、移民、政客、警察與本國人的描寫都十分深刻。你很難用外國人或是當地人的身份來區分受害者與加害人,因為即使身為外來移民,也可能不自覺地歧視難民。

這部片的時空背景是1992年8月的德國,片中聚焦的外來人口主要有正在尋求庇護的難民與早在德國安居樂業的越南家庭,雖然都是外國人,他們之間卻存在著微妙的差異。亞洲人常被西方社會的政客與雇主視為「模範移民」,片中來自越南的女主角Lien,就是老闆眼中的模範員工。相較露宿街頭的難民與失業在家的哥哥,Lien擁有一份穩定的正職工作,她自認已融入德國當地社會,更深信自己不會成為仇外份子的目標。她與德國同事的女兒嬉鬧時,放任小女孩用種族歧視的字眼喊她,她淡然自若地說:「小孩不懂事,鬧著玩的,沒事。」她打從心裡認為,自己與德國同事的小孩有著獨特的連結。對工作得心應手的Lien,常常對小孩的母親伸出援手,若為了民族自尊心把關係弄僵,只會讓自己顯得玻璃心又小家子氣。只是她卻沒料到,仇外的種子已在「無心」的情況下悄悄萌芽。

就算身為移民,如果奉公守法、按時繳稅,針對「外國人」的刻板標籤是否就不應該貼上身?很遺憾的是,在仇外的氛圍下,在當地出生長大的移民第二代、外籍菁英、劇中的Lien或是難民,對激進的右派支持者來說,都只是同一張沒有差別的模糊臉孔。片中迷失的德國青年,隨機闖入陌生人家中肆意破壞,最後甚至放火焚屋。他們的暴戾之氣,來自於對現狀的不滿,原來沒有特別針對誰,這把沒有目標的怒火卻足以燒毀一切。政治人物與警察公僕肩負著社會責任,輿論風向與內部壓力卻對他們產生巨大影響,讓他們做出不見得符合公眾利益的最終決策,間接導致了這場著名的排外暴動。

仇外勢力的興起,常常被歸咎於經濟困境與教育失靈,本片導演不做任何價值批判,與觀眾一起袖手旁觀。鏡頭聚焦在闖入越南人民宅並大肆破壞的三個德國年輕人身上,他們三人有著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與性格:一個家境寬裕,父親在政黨擔任要職;另一個有著明顯的反社會人格,他甚至在右派青年集會中屢唱反調,相信「挑釁」、「白目」是多數觀眾對他的形容;另一個被大家嘲笑為媽寶的青少年,家境不算富裕,母親一人辛苦經營理髮廳,把他拉拔長大。三人在片中從無所事事,之後一起慢慢變成野獸,搗毀其他人辛苦建立的家園。看到他們以為傲的神情,我們對新納粹份子的刻板印象,也在驚恐與不安中被撼動打破。排外運動中最激情的,不見得是頂著光頭,踩著靴子的新納粹,而是再平凡不過的鄰家青年。

年少懵懂的你可能突然喜歡上一個人、莫名討厭一個族群,卻說不上來這種感覺從何而來。

面對仇外這個議題,你我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騷動年代》是少數不說教的電影,導演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野來思考「誰是外人」這件事。不論是本國人或是外國人,都擁有必須獨自面對的課題。我們如何對待國內的外國人?當我們有機會在他鄉落地生根時,我們又是否公平看待其他相對弱勢的外國人?

繼續發聲的意外

繼續發聲的意外

⫸ 數位時代的實體收藏家 ⫷ 小眾品味 ⦙ 堅持文字創作 ⦙ 迷戀實體發行的美好  ▌曾任台北之音專欄作家,為國際唱片公司撰寫多年文案,相信音樂與電影不只是音符與光影,實體發行是大師創作理念的具體延伸。一直到今天,都在學習對抗來自必收經典與斂財式商品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