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S01EP7+8】婚姻是一面哈哈鏡,任何芝麻綠豆小事,都能扭曲成彷若世界末日的災難?⟪慾望城市:華麗下半場⟫誰也不放過,上演各種讓已婚、未婚與單身族群,都要焦慮發狂的情感危機。(AND JUST LIKE THAT…)

by | 2022.01.23 | 影視, 評論

《慾望城市:華麗下半場》(And Just Like That…)第7、8集找回《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昔日的詼諧風格,不僅笑看婚姻中的各種拉扯與幻滅,還赤裸裸展示單身可能遇到的各種窘境。不論走入家庭或是孤家寡人,想要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除了勇氣和運氣,從容淡定的人生智慧不能少。

中文劇名 | 慾望城市:華麗下半場
英文劇名 | And Just Like That…
上架年份 | 2021-2022
播放平台 | CATCHPLAY+、HBO GO

回顧1+2集 深度解析
回顧3-6集 深度解析

⚠️ 含大量劇透,歡迎看完影集再繼續 ⚠️

▍  找回那個人人都想成為的凱莉

寫作幫助凱莉整理紛亂的思緒,走出憂傷找回自己。

坐在舊公寓窗邊敲著蘋果電腦,寫下關於性與愛的對話與感觸,是《慾望城市》劇迷最熟悉的凱莉(Carrie Bradshaw),這也是本季第7集讓人驚喜的開場畫面。被迫接受生命中的生離死別後,凱莉終於走出悲慟,把這些經歷化成文字,順利交給出版社的編輯過目。深受感動的編輯,不忘提醒凱莉,中年喪偶對多數人來說,是個過於沉重的主題。她從凱莉過往的文章風格與受眾來分析,建議她加上樂觀正面的元素,除了讓讀者看見希望,也有助提升書本銷量。

▶︎ 滿足他人期望,才有存在的價值

編輯與凱莉的對話,相信也是《慾望城市:華麗下半場》劇組當初決定重啟影集時的考量,如果不能滿足觀眾的期待,再新穎有趣的題材都只是空談,觀眾要的是可以產生共鳴的片段,播映平台要的是收視保證。為了讓新書順利出版,凱莉接受建議,試著重新約會,好讓自己寡婦的身份看起來不至於太過絕望。

劇組用了前面6集,填補過去17年的空白,交代三位主角邁入50歲後所面臨的諸多變化。許多只想在下班後追劇放鬆的觀眾,無法接受這些經典角色,在覓得真愛後,竟然跌入殘酷的中年危機中。臉上的皺紋、生離死別、親子衝突與乏味的婚姻生活,難道大家在現實生活中看得不夠多嗎?至今還有不少網友認為凱莉、米蘭達(Miranda Hobbes)與夏綠蒂(Charlotte York)應該活在過去,活在我們的回憶中就好。劇組偏偏跟大家唱反調,執意在前面幾集展現中年生活中的掙扎與無奈,要這三位前衛的都會女性,再次披上光鮮亮麗的華服首飾,展現人生智慧,示範什麼叫「關關難過關關過」。

▶︎ 重拾自信.享受當下

凱莉試著透過交友軟體找到約會對象,遇上許多尷尬難堪的場面。她與同樣喪偶的數學老師彼得(Peter),起先很拘謹地坐在餐桌前,輪流解釋自己恢復單身的原因。在酒精的催化下,兩人終於打開話匣子,卻在最後告別時刻,雙雙在人行道旁吐得一塌糊塗。更糗的是,為了支持夏綠蒂,凱莉同意出席慈善拍賣晚會,讓主辦單位拍賣與自己共度午餐的機會。當天晚上,凱莉渾身不自在地站上舞臺,卻遲遲等不到人開價競標,心生歉意的夏綠蒂慌亂地接連喊價,讓場面更加尷尬。最後凱莉大器地自行出價,希望就此結標,數學老師彼得在最後一刻出價得標,讓這場鬧劇順利落幕。

數學老師彼得不論在餐館或是募款晚會上都顯得相當紳士

這場由校方主辦的慈善晚會,參與的多是學校教職員,多數人選擇攜伴參加,「與一名兩性作家共進午餐」肯定不是最熱門的競價項目。隨著年歲的增長,凱莉遇上尷尬場面也能圓融應對。30歲時衣櫃/鞋櫃總是少了那麼一件,所以當季主打的流行單品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採購目標;50歲後她的衣櫃/鞋櫃已經塞滿了各式經典物件,當她開始動念整理時,那彷彿拍賣會場的壯觀場面,說明了除了流行趨勢,今天的她更可以清楚地分辨,什麼才是可以突破時空限制,真正適合自己的經典物件。

▍  婚姻的本質

▶︎ 家庭至上的夏綠蒂

每個人走入婚姻的理由不盡相同。天真爛漫的夏綠蒂相信女人最終都應該走入家庭,婚姻對她來說,是維繫家庭關係的最佳制度。很多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她卻不這麼認為,所以當她發現上一段婚姻缺乏激情,她也不肯委曲求全。為了追求幸福,她甚至願意改變宗教信仰,透過領養小孩來實現她對完美家庭的想像。夏綠蒂對「真愛」的堅持,勝過「家和萬事興」這類世俗教條規範,她的婚姻建立在滿滿的愛之上,性生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當夏綠蒂告訴閨蜜她與哈利(Harry Goldenblatt)至今仍有規律的性生活,並坦承自己前幾天才試著幫哈利口交,大家都不可置信,甚至忍不住調侃她。過去夏綠蒂對性事總是羞於啟齒,但是她卻能大方暢談與哈利的性事,只因為對方是她認定的終生伴侶。夏綠蒂對小孩的付出無庸置疑,她更是時時刻刻關心哈利的健康狀況,當大人物意外離世後,她馬上幫哈利買了可與手機連線的智慧型戒指,用來追蹤他的心肺功能。她溫柔堅定地告訴哈利,他們一定要一起攜手到老,屈膝下脆以求婚的姿態,滿懷愛意地為哈利戴上戒指。

夏綠蒂與哈利兩人對家庭都十分用心,先前曾一起到學校關心女兒蘿絲的狀況。

不過即使像夏綠蒂與哈利這樣常保熱情的恩愛夫妻,都還是會為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彆扭。好勝心極強的夏綠蒂為了贏得網球賽,不小心把哈利撞倒在地,卻堅持不肯開口道歉。哈利追著她抱怨,說她在外身段柔軟,卻不願意對他開口認錯。夏綠蒂在哈利面前耍任性,認為女性受制於道德規範,總要服從男性的教條指導,她努力為兩人取得勝利,更沒有理由為此感到內疚。我們都擔心,這是否將為雙方關係蒙上陰影,充滿智慧的夏綠蒂當然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這不過是生活中的無聊插曲,在第8集中就再也沒人提起這件事了。(可能是現實生活中,太多因小事失和的事情發生,讓大家不禁為他倆捏把冷汗😅)

▶︎ 拋夫棄子的米蘭達

傳統的婚姻生活,從來不是米蘭達嚮往的人生目標,當初發現意外懷孕,她甚至想過要墮胎。就算有了孩子,她也不想倉促找人「負責」,畢竟事業有成的她絕對有能力養活自己與孩子。米蘭達與史帝夫(Steve Brady)之間的愛情故事,既不浪漫也不瘋狂,卻讓人為他們開心,因為他們既不是衝動,更不是迫於情勢結合,而是不停磨合試探下的最佳抉擇。

當米蘭達在電影中發現史帝夫出軌,她認為自己的信任遭到背叛,即使史帝夫聲稱不會再犯,她仍搬離兩人的住所,不願再給對方一個機會。原本就相當抗拒婚姻的米蘭達,在婚姻諮商中顯得相對強勢,認為既然許下誓言就該勇於承擔責任,共同守護家庭的完整。史帝夫自知理虧,但他認為人都難免犯錯,不管在如何糟糕的情況下,任何一方都不該在沒有溝通的情況下掉頭離開,不然這又算是哪門子的承諾呢?(史帝夫平常雖然沉默寡言,但是說起道理來,真的都讓人默默往他那邊站🥺)

在《慾望城市》首部電影中,米蘭達曾列表評估史帝夫的優點與缺點,最後兩人認清彼此的重要性,重回對方懷抱。

兩人最終在紐約布魯克林大橋上釋盡前嫌,是整部電影最觸動人心的片段之一,影迷們也都相信他們將珍惜這份感情直到永遠。任誰也沒想到,這次回歸,米蘭達除了重返校園,還想結束多年婚姻。她迷戀切(Che Diaz)帶給她的性高潮,像迷妹一樣追尋切的身影,還有那擔心被家人撞見的鬼祟行徑,一點也不像過去那個理直氣壯的米蘭達。

▶︎ 相信平淡即是幸福的史帝夫

當米蘭達提起勇氣向史帝夫提出離婚要求,史帝夫再度說出一席讓人動容的真情告白。對米蘭達來說,沒了激情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不只是愛情的墳墓,也等於是葬送自己的未來。她不滿足於現況,她想要更多的交流、更多的活力、更多的性愛與自我。她問史帝夫滿意現在的生活嗎?史帝夫一時語塞,他不明白米蘭達口中的「快樂」與「滿足」指的究竟是什麼。兩人歷經了分分合合,才終於找到一個讓彼此都舒服的位置,米蘭達嫌棄的客廳沙發、規律無趣的生活作息、就是他希望度過餘生的方式,也是他心中理想的婚姻型態。

米蘭達向史帝夫攤牌的那一幕,讓許多人為史帝夫感到不值與心碎。

史帝夫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珍惜的一切,成為米蘭達急欲擺脫的一切,但他仍希望她感到快樂,所以他帶著無奈複雜的心情,落寞地成全她想飛的衝動。

▍  處變不驚的從容魅力

米蘭達提出離婚的要求後,便迫不及待地想要搭機給切一個驚喜。那個總是目標明確,理智分析後才會做出行動的米蘭達,突然為一段尚未明朗的關係,編織出一個浪漫卻不切實際的未來。在本季最後兩集,這條故事線將如何發展,讓很多劇迷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失心瘋的米蘭達,最終是否能夠得償所願,得到自己想要的?

夏綠蒂雖然與哈利在小事上偶有意見不合,面對兩個女兒先後進入青春期,他們仍懂得相互扶持,並不時製造生活情趣,證明只要夫妻雙方對未來能夠擁有共同目標,還是能夠為愛情提供源源不絕的養份。

當凱莉逐漸走出大人物離世的憂傷,她很快在她擅長的領域交出新作品。邁入50歲後,能夠選擇的對象相對變少了,但凱莉並不打算封閉自己,從容淡定的態度讓她充滿自信魅力。在大城市裡,總會不乏有優秀的年輕人追尋夢想,凱莉以率性灑脫的姿態,重新展開連年輕一輩也將羨慕的新生活。她以前就不畏懼其他人的眼光,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時尚單品,就算浮誇突兀,她都能自在地穿上街。今天她更可以戴上乳膠手套,用三層方巾包住頭髮上街,只為了享受那每天僅限一根的菸。凱莉那無可救藥的浪漫靈魂從來沒有消失,今天的她不為取悅男伴,也不為任何重要場合,在舊公寓穿上華麗的凡賽斯(Versace)禮服,不論是在巴黎或是紐約,不論活到幾歲,如今的她隨時都準備好為自己盡情綻放。

進入第8集,凱莉終於用行動證明,中年生活也能讓人如此嚮往。

入迷 | 編輯部

入迷 | 編輯部

⫸ 入迷 | Physical Obsession ⫷ 我們仰望那些燃燒發光的傑出創作人:音樂、影視、設計、時尚。他們帶來讓人入迷的經典,他們讓各方人馬齊聚一堂,在音樂廳、在電影院、在展覽館、在讓人雙腿發麻的排隊現場。有幸分享感動後的抒發,享受與不同領域的專家文字碰撞,期待迎來一樣喜歡這些主題的朋友。